内刊

颐合内刊

当前位置:首页>内刊

关于国际学生评估计划(PISA)的一点思考

时间:2020-03-09   访问量:1672

2019年12月3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了2018年国际学生评估计划(PISA)测试的结果。在这次评估中,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组成的中国大陆队表现亮眼,取得了阅读、数学、科学三项第一的好成绩。2009年上海代表中国首次参加了PISA并夺冠,2012年上海学生再次在PISA中获得三项第一的佳绩,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教育体系自此取代芬兰成为“卓越的新封面海报”。2015年由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四个省市的学生联合组成的中国大陆队,成绩跌至第十位。此次则是中国时隔6年的一次强势回归。


PISA是由OECD举办的大型国际性教育成果比较项目,主要评估15岁学生的阅读、数学和科学能力,从而了解他们是否具备未来生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PISA利用标准化测试将评估结果数据化,并根据分数对参与的国家进行排名,由于其结果的具体可观,在全世界拥有极大的影响力。


当前,全球教育已经进入关键阶段,世界教育体系正面临着技术改革所带来的巨大挑战。我们迫切需要教育改革来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人才,而以PISA为代表的大规模评估则是推动教育变革的有力工具。虽然PISA确实在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们仍需对PISA的结果保持警醒,不能忽略PISA背后隐藏的问题。


教育的概念过于抽象,而PISA正是将教育的抽象化为具体的一种标准化工具,主要是将其转换为直观的数据。数据对比了国家之间的教育差异,数据虽然直观,但却不能迷信。目前有些国家和教育政策制定者们为了提升其国际排名,正致力于全面改革自己的教育体系,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改革就是借鉴在PISA中排名靠前的国家的教育政策。比如澳大利亚,美国和英国都优先考虑将中国作为其学校制度和国民教育改革的参考模板,这种过于功利的改革忽视了教育的内在价值。比如英国教育部推出的“英国-上海数学教师交换”项目,虽然短期内或许可以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却忽略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和经济背景。这样的急功近利并不是我们追求的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成功。


此外,数字治理与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创造力培养也是相互矛盾的。PISA作为一项标准化评估,强调的是一种静态的、预先设定好的、并且可以推广的模式,其指标也是固定的,往往是标准化考试成绩。而个性化学习以及创造力培养强调的却是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它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也没有一套可供推广的统一的评价标准,个性化学习和创造力培养的评价标准往往取决于其所处的时间和地点。由此可见,我们无法依靠至少目前无法依靠PISA来评判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及其创造力水平。


除了对个人有不良影响,影响个人在教育中获得的机会以外,PISA对社会也会造成不利影响。有些国家为了提升在评估中的排名,会功利性地采取一些对策。另外,目前的各种大规模评估的评估范围是有限的,PISA主要评估的是学生的数学、科学、阅读能力,并且每一次评估都有其侧重点。若过于迷信排名和评估,则意味着评估的学科得到重视,那些擅长评估学科的学生会得到更多的资源,那些在评估学科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在走出校园步入社会后也会拥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职业前景,而不擅长评估学科的学生或许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和金钱去参加针对性的补习班以期在标准化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也就是说PISA这种大规模评估对于社会人才的构成和社会公民的构成有巨大影响。但是我们应该鼓励的是多样性发展,每一个孩子都有其擅长的地方,按照评估范围来培养学生对于社会长期发展也是不利的。除此以外,还有可能加剧教育不公平,导致教育工作者道德败坏,扼杀教育创新等待。


总之,目前的PISA只是对教育冰山一角的评估,只涉及了教育的表层现状,过于迷信这些结果只会招致不良后果。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类似PISA的大规模的评估可以进一步发展,减少制度化评估对人类发展造成的损害;可以建立能够反映个人能力发展过程的评估,并且可以给学习者反馈以支持其发展。

 

上一篇:古代装帧艺术对现代书籍设计的启发和运用

下一篇: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文章难度界定思考与探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