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刊

颐合内刊

当前位置:首页>内刊

儿童绘本中的互动性研究

时间:2020-08-24   访问量:6111

随着科技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界面、家居、展览等不同领域纷纷开始围绕人的体验展开互动设计研究。毋庸置疑,以互动为亮点不仅能吸引用户的注意力,也能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拉近与用户的距离,得到更多用户的使用反馈,从而更新产品的质量与体验。


在图书领域亦是如此。在众多品类的图书中,互动书一枝独秀,总能受到不少读者的追捧。2016年,中信就曾推出过《忒修斯之船》中文版,包含多种道具,将阅读与游戏合二为一,妙趣横生,获得了大量读者的追捧。更近一些,大获成功的便是《谜宫·如意琳琅图籍》,一本以紫禁城为故事背景出版的益智游戏书。遗憾的是, 由于0-12岁的儿童身体与心智、认知与理解能力尚未完全发育,加上互动书的技术与工艺较为复杂[1],从选题、互动编排到装帧设计,开发适合儿童阅读的互动图书并不容易。本文将从儿童绘本互动的类型,性质与价值,绘本互动的实践案例分析三个角度探讨儿童互动绘本的现状与未来期望。


互动是环境学习的灵魂,缺乏互动,绘本等儿童读物的力量都将变难以发挥作用。 关于儿童绘本的互动类型,常见的有两类分法:第一类是以儿童的行为互动出发:划分为以立体书,语音体验为代表的感官式互动;拼图,折纸为代表的技巧式互动[2];迷宫探索,连一连,找一找等锻炼专注力的观察式互动。这种分类方式经常出现在线下实体书店,运营文案中,强调这类互动绘本的——开发儿童的专注力,动手能力,创造力等作用。


第二种从编辑策划的角度出发,根据绘本的组成元素划分,从内容编排,图书装帧,多媒体联动三个角度进行细分。内容编排的互动设计包括益智游戏,解谜,贴纸,手工,实验等显性交互内容;图书装帧的互动性设计包括:版式设计 、立体化设计、特殊材质的运用、特殊油墨的运用 、发声装置的运用和辅助道具的运用;多媒体联动的互动设计包括:通过二维码链接音频、视频;借助AR/VR技术创造虚实互动等。


一本书中往往不会只有一种互动形式,观察式,技巧式在某种程度上也需要感官中触觉和视觉的互动,他们很少独立存在[3] 根据不同的目标用户特征和主题,选择合适的互动方式以匹配才能获得最好的效果。如今童书市场上常常可以看到大量的以贴纸,解谜,手工作为主题的绘本。美其名益智游戏开发书,但往往不是内容安排过于单一、重复,就是功利心太强,把互动绘本直接做成了教辅,大量的任务,失去了互动带来的乐趣。重复者中的佼佼者例如引进的《大迷宫》系列,画面极致但情景分散,关卡难易度设置混乱,不足以构成一个循序渐进的互动内容。如教辅者。在选题策划过程中,编辑们可以通过实验测试绘本的互动环节是否设置合理。例如候冠华,王李莹,徐冰三位学者根据市面上6种常见的儿童书籍互动形式,通过罗素的环形情绪卡测试互动实验比较儿童的情绪愉悦度、唤醒度与实验起前期待获得的情绪体验值,得出嗅觉互动、折叠互动和抽拉互动属于儿童较喜爱的交互形式,可以获得较高的正向愉悦情绪[4]。由于该试验的样本数较少,有兴趣的编辑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做延伸的调研,实验的内容也可以更为具体:例如这些互动产生的影响的持续性,互动的频率等。


广义的互动书可以是游戏书,翻翻书,也可以是产生精神,审美互动乐趣的心理互动绘本。对于学龄前和低年级儿童的互动绘本的策划,编辑不该只局限于显性的行为互动。互动有时候也是润物细无声的,例如人物性格,故事情节,伏笔等是内容编排层面上具有互动性的设计。读者会在阅读过程中不自觉的从情感,认知,世界观,价值观等层面与书中人物做比较,揣摩作者的用意,延伸联想等。画面的互动设计则表现在:造型,构图,色彩,分镜 ,跨页…… 阅读者与画面的互动,是生理感官与美的互动,是视觉冲击与心灵深处记忆的碰撞。


根据社会交换论,互动的本质是交换。互动的范围可以是书与人之间的、共读一本书的读者之间,人与社会群体之间。书的互动层次可以分为三类,一、精神价值交换;二、具有奖励性质的交换。三、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感官刺激交换。互动不一定总是积极正面的,互动的内容,产生的时间,持续时间,发生的频率都会影响互动效果。其中第一种精神价值交换影响最深,最难以评估,奖励交换与刺激交换较为直观可见,对阅读行为有直观的促进效应。如果该系列的互动行为可以带给读者预期的正向心理刺激,甚至远远超过预期,并且是有节奏的,那么读者便会愿意继续保持类似的互动。


未来编辑从业者可以根据互动的不同层次从内容,装帧,媒体等多个角度去考虑互动绘本的开发,提高儿童与读物,伴读者与儿童之间产生的互动,从审美愉悦与感官刺激,情绪刺激、奖励性互动等方面正向促进儿童的阅读收获和成长。


参考文献:

[1] 杨琳. 我国少儿科普图书互动性设计探析 [J]. 传媒论坛, 2020, 3(08): 81-2+4.

[2] 朱琪颖. 基于体验的儿童动态绘本设计研究 [J]. 艺术百家, 2012, 28(05): 251-2.

[3] 陈垚宇. 符号互动论在公共图书馆学龄前儿童阅读推广中的应用 [J]. 传播力研究, 2019, 3(34): 296.

[4] 侯冠华, 王李莹, 徐冰. 书籍互动体验设计对学龄前儿童阅读的影响 [J].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19, 28(04): 32-41.

 

上一篇:用英语讲述中国,看bbc纪录片“中国故事”

下一篇:从异化视角浅析机械复制对人类艺术的影响

返回顶部